| 设为主页 | 保存桌面 | 手机版 | 二维码
普通会员

苏州优锆纳米材料有限公司

本公司自主生产纳米无机水性涂料,主打水性防锈涂料,耐酸耐碱防腐涂料,防水防油防...

新闻分类
联系方式
  • 联系人:李经理
  • 电话:0512-63025683
  • 邮件:2627641374@qq.com
  • 手机:15250530769
  • 传真:0512-63029953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室内外空气治理产品及性能浅析
新闻中心
室内外空气治理产品及性能浅析
发布时间:2014-03-29        浏览次数:38        返回列表
      《优锆净化》     2014年3月 第3期        青峰 

 随着人们对空气质量的不断重视,市面上也涌现出形形色色的空气治理产品其主要可分为有机物类型、吸附类型、遮盖类型、光催化类型四大类。

有机物类型:

原理捕捉剂中含有:甲醛、脲、胺、乙二胺、氯气、三聚氰胺、聚乙烯等。利用这些有机物和室内空气中的甲醛气体反应,达到去”除甲醛”的效果。

优点: 它的效果立竿见影,可以将空气中的甲醛迅速降低到仪器检测不到。

缺点:  1. 捕捉剂中含有的甲铵、脲、胺、乙二胺、氯气、三聚氰胺、聚乙烯等有机物只和甲醛反应,一旦甲醛捕捉剂反应完,什么作用也没有了。

对空气中的苯、甲苯、二甲苯、TVOC等没有作用。

2. 捕捉剂中含有的有机物质本身就有毒,会造成是二污染,会产生更多的有害物质。

3. 甲醛捕捉剂是把有害物质反应让你检测不到,而这些有毒物质实际上还是在,一点也没减少, 会让人遭受空气污染而不自知。

结论: 甲醛捕捉剂是一种副作用多、时效短、效果差的产品。

吸附类型:

原理:此类多是活性炭、竹炭、硅藻土类等。 这类产品具有多孔的活性炭结构,有过滤作用,气体, 烟尘通过此类产品,大部分可以被多孔的活性炭吸附, 属于纯粹的物理吸附。

优点: 活性炭本身无毒, 自身也不会释放任何气体, 环保, 安全, 易于制备。

缺点: 1. 如果房间的面积空间大,污染物就是被动与多孔的活性炭接触,吸附清除效果非常弱。

2. 它们属于“海绵型”产品,一旦吸附达到饱和就失去了使用价值。

       结论: 吸附类产品, 只是单纯的物理吸附, 不能对有害气体, 物质进行分解转化,大部分的厂家都会说自己的活性炭或竹炭可以清除甲醛,而事实和实验均证明单一成分的活性炭或竹炭对甲醛的清除效果基本可以忽略。

遮盖类型:

原理: 此类产品通常是空气清新剂、香水。通过在房间大面积喷洒来达到遮盖异味的作用。

优点:使用方便,简单。

缺点:治标不治本的,气味没有了,有害物质依然存在并危害着人体的健康,轻则会有不舒服的感觉,引起咽喉不适或疼痛,重则可引起恶心、呕吐、咳嗽、胸闷、气喘甚至肺气肿,长期接触低剂量甲醛还可引起慢性呼吸道疾病、女性月经紊乱、妊娠综合症,引起新生儿体质降低、染色体异常,引起鼻咽癌等等一系列疾病。

结论: 选这一遮盖类型产品治标不治本的,气味没有了,有害物质依然存在并继续危害着人体的健康。

光催化类型:

原理:光催化的工作原理是紫外光或可见光会对纳米二氧化钛UG05粒子产生激发,释放出电子和空穴对,对有害物质起到氧化分解的作用,而自身不消耗,作用时间是持久性的。

优点:纳米二氧化钛UG05对甲醛、苯、甲苯、二甲苯、TVOC等有害物质都有极强的分解作用。二氧化钛 UG05喷涂抹于室内,当有有害物质散发出来时,二氧化钛UG05不断对它们进行催化分解,把有害物质分解为水,二氧化碳,负离子这些都是无害,或者有益的物质,从而达到净化空气的作用。

纳米二氧化钛UG05能够催化有毒的一氧化氮、二氧化氮转化为硝酸根,硝酸根被雨水溶解流入地面形成矿物盐转为无毒物。

 

总的来说,二氧化钛UG05这种物质是能把各种有害物质比如甲醛、苯、甲苯、TVOC、 一氧化氮等分解成无害物质。而不是像甲醛捕捉剂消耗自身,只是化学反应。二氧化钛UG05分解很多甲醛、甲苯等后自身任然丝毫不会消耗掉。因而可以长期有效,不是像甲醛捕捉剂那么短效。

另外,二氧化钛UG05因为是催化分解类型的,对家庭装修最常见的污染物例如苯、甲苯、TVOC等也一样的有很强分解降低作用。而甲醛捕捉剂对这些物质则没作用。活性炭、硅藻土等吸附类的由于很快吸附饱和,效果也不佳,相对来说吸附产品心理安慰作用大一些。而家庭装修污染物最难消除的、致癌最厉害的恰恰是苯、甲苯这类物质。

从作用结果上来说,二氧化钛UG05是把污染物分解为水、二氧化碳、负离子等无害或有益的物质。甲醛捕捉剂只是把有害物质反应让你检测不到,而这些有毒物质实际上还是存在,一点也没减少。吸附类的是吸附这些物质,饱和了后就没作用力。而且可能会造成,温度高时候放出有害物质。香水遮盖类型的就是掩耳盗铃了。